[本站讯]近日,海洋学院杜宗军教授团队在海洋微生物系统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发现并命名一个新的海洋细菌目--“高培基菌目(Gaopeijiales)”,该成果以“Description of the first marine-isolated member of the under-represented phylum Gemmatimonadota, and the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and ecogenomics of Gaopeijiales ord. nov.”为题发表在国际系统分类学著名期刊mSystems,海洋学院博士研究生叶裕祺为第一作者,杜宗军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目前,该细菌目已获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的有效认证,正式录入国际细菌分类目录。

高培基细菌目的发现、分离和命名,丰富了可培养海洋微生物的菌种资源,特别是海洋芽单胞菌的分类资源,为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认知提供了新的物种证据。高培基细菌目在全球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分离菌株具备以有机碳为主的异养代谢及适应高盐、微氧环境的独特能量代谢特征,提示其在海洋沉积物有机质降解和元素循环中具有潜在关键作用。该目细菌的基因组具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也为开发新型海洋源活性物质提供了重要的菌种资源。

图1 高培基菌目的系统发育树

图2 高培基目的地理分布及环境偏好
芽单胞菌门由Hui Zhang等人建立,此前报道仅有7种可培养菌株,且均来自陆生环境,在海洋分类研究存在空白。叶裕祺在导师杜宗军教授的指导下,通过有氧富集获得首株海洋来源芽单胞菌,结合多相分类研究建立了芽单胞菌门的一个新目——高培基目(Gaopeijiales)。山东大学教授高培基长期致力于微生物学研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成果,为微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第六届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研讨会上,叶裕祺在研究生论坛中,以高培基目为主题介绍了海洋芽单胞菌的分离、新目的分类依据及相关生态基因组学研究,获评“IJSEM 最佳口头报告奖”。此外,他以好氧富集技术为主题的墙报,分享了潮间带沉积物中难培养细菌的高效富集方法,荣获“最佳墙报奖”。
以上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和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