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10月12日,方班示范班第131期研讨厅现场课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郑纬民带领方班20余位点评专家参加授课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致辞,活动由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王美琴主持。

王小云院士介绍了学院在教学科研与育人工作方面的进展与实践。她表示,方滨兴院士不仅亲自参与课程设计,还全程投入教学指导,充分展现了其对青年学子成长的高度重视与深厚关怀,也为学校探索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重要启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方滨兴院士等专家的合作,共同推进教育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王美琴表示,方滨兴院士领衔的“方班”现已成为网安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样板。在“方班”的有力推动下,山东大学网安实战型人才培养也取得了新的进展,逐步探索形成卓越工程师与急需高层次人才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未来,山大将继续深化与“方班”的合作,共同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为国家网络安全事业作出贡献。

在现场课阶段,来自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12所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参与汇报,他们围绕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进行了分享。点评专家对同学们的主题论文汇报进行了细致点评,从论文方法设计,到底层原理追溯,延伸至对相关领域的洞察,活动全程体现出方班“授之以渔、掌握方法”的显著特色。

方滨兴院士做客“鳌山讲坛”,作了题为《求源熵减思辨——方班研讨厅在哈工大的具体实践》的主题报告。方滨兴院士阐述了“方班研讨厅”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创立背景和发展历程。他表示,方班研讨厅的核心要素是“求源、熵减、思辨”,“求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熵减”是一种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做减法和乘法,将复杂问题简化,提炼出核心要素;“思辨”强调批判质疑和形成创新观点,通过提出问题、质辩和形成新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方班教学模式、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与方滨兴院士进行深入交流。方班团队的教师还围绕方班研讨厅课程介绍、演讲要求、论文选题及案例分析、提问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方班研讨厅又名“创新与思辨”,是由中国工程院方滨兴院士设计并全程参与教学的研究生创新课。课程采用小班制、研讨点评式教学模式,由方滨兴院士、知名专家和专业老师组成教学组,采用“学生讲、师生问、专家评”的深度翻转课堂形式。目前,方班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已推广覆盖到国内近50所知名高校,探索和推广了实践创新型网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跨校联动、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