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聚焦

高层次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9月13日

[本站讯]9月13日,高层次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常务副校长吴臻出席研讨会。

吴臻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山东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积极深化新文科建设,加快学科专业优化升级,将人才“软实力”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携手探索立足中国、融通中外的高层次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与力量。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院长马文介绍了专业建设情况。

研讨会分为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在主旨报告环节,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就新形势下适应全球治理格局变化及国际组织人才的动态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知识结构以及教学团队组构等提出建议。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党组成员周宗敏提出了涉外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点:复合型、国际化和紧缺类,表示要着力培养学生懂业务、通实践的胜任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外交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吉胜深入剖析数智时代国际传播变革,提出外语专业需培养具备“会讲述、知世界、精准传播、懂中国、融话语”能力的人才,覆盖跨领域专业知识与传播技能。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提出涉外人才需具备的四大能力:扎实外语能力、系统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知识、人工智能赋能技术能力和立足中国立场的“中国能力”。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俊菊从时代背景、国家之需、外语使命、山大实践等层面展开主旨报告,强调新文科的实践进路是文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以“‘外语+’和‘+外语’: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人大实践”为主题,提出双轮驱动培养模式。

圆桌讨论环节中,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组织、国际传播、国别区域、涉外法治”等国家关键领域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80余所高校的院长、专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涉外人才培养创新方向。


【供稿单位:外国语学院 宣传部     摄影:张云鹏         责任编辑:孟丽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