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座谈会暨“党的建设”博士研究生合作导师聘任仪式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兼机关党委书记郝宪印、山东省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闻、山东省委党校巡视员孙占元,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副书记周忠高,齐鲁师范学院校长林松柏,威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运,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国亮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主持会议,院党委书记刘明芝、副院长方雷、学院办公室主任齐子萍、院长助理张士海、郑敬斌、学院研究生秘书盛强参加会议。
首先,王韶兴围绕学科点的申报及建设情况作了系统介绍。他表示,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党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优良学风的学科专业教师;培养造就一批有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党建专门人才,以适应党政管理、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指导意见和校研究生院的具体要求,完成了“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的培养方案,2018年将按照该方案设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王韶兴认为,此次学科建设座谈会对于学科建设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合作导师的聘任,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党建研究生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刘明芝谈到,在到场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将会有更加快速的发展;同时,学院也会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建立更好地合作对话机制,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随后,刘国亮和王韶兴共同为郝宪印、刘运、徐闻、孙占元、周忠高、林松柏、刘运等颁发了山东大学“党的建设”博士研究生合作导师聘任证书。受聘导师认为,“党的建设”学科是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学科,该学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传播者更要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勇于担当,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刘国亮发表了讲话。他说,山东大学设立“党的建设”二级学科,是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部分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加强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党的建设提供咨政服务和人才支持做出学科贡献。刘国亮表示,“党的建设”二级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校外导师的聘任是对学科体系的充实和提高,符合学科的特点,这也将为“党的建设”的学科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他认为,通过校内外合作的方式,深入开展党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于培养高水平的能够从事党政管理、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党建专门人才,具有示范意义和标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