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25日,“知行易径基础应用和发展规划工作坊”活动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参加工作坊的人员有知行易径创始人、多伦多大学曾家达教授、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高鉴国教授、济南各大高校老师、济南山泉社会工作服务社和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代表等40余位。此次工作坊由曾家达教授和高鉴国教授致开幕辞,程胜利教授主持。
在上午的工作坊中,济南基爱社会工作中心的社会工作者李明叶,济南山泉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会工作者公秀玲、王立芳、苏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MSW刘秀秀、田保宁、徐止芳、左梦珍、刘师师进行了专题报告发言。发言主要围绕着知行易径在社会工作各领域中的实务应用展开,并选取了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也有发言者将知行易径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去认识知行易径。大家也都对自己了解和运用的知行易径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在专题发言结束后,曾家达教授进行了点评并给予及时的反馈,解答了大家的一些疑惑。
下午,曾家达教授主讲了以“知行易径与后专业时代实务”为主题的讲座。主要讲述了知行易径现在的应用领域及成果,并带领大家认识了后职业时代,以及知行易径在后职业时代的实务模型。首先,曾家达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知行易径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核心内容。知行易径的核心是多项应变模式分析,它由“社会训练技巧”进一步发展成为“策略和技巧的学习与发展”,并注册获得知识产权。同时,曾家达教授也与大家交流了他对知行易径知识产权的看法,他表明知识是要留给用它和发展它的人。然后,曾家达教授以一个知行易径实际应用的短片为切入点,跟大家分享了知行易径在失智老人、网瘾少年、同性恋男子、政策、组织等领域的干预和管理过程。知行易径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较大成果,同时他也给大家提供了一种用未来视角看问题的方式。讲座过程中,一位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困惑自己已久的案例,曾家达教授也对这个案例进行了解读,使得原本棘手的案例变得豁然开朗,同时他告诫大家要反思,工作中要保持好奇心和敏感度。
整个讲座过程中,曾家达教授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坚持“实务为本,积极研发”,因此鼓励大家将知行易径落实到社会工作的实务中,在实务中应用和发展;第二,我们还应该将知行易径的方法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为案主提供服务。
讲座结束后大家进行了分组讨论,一共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主要围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工作规划”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由组长代表总结发言,老师给出总结。在工作坊最后,公布了知行易径实务研究专题报告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评选结果。
此次会议旨在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探讨,推动知行易径在实务中的应用,解答大家的疑惑,促进知行易径在山东省的研究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