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刁晏斌先生作客文院讲述“现代汉语史研究”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09月09日

[本站讯]9月8日下午,刁晏斌先生应邀参加我校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文学分论坛,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现代汉语史研究”的学术报告。
    刁晏斌先生是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本次博士论坛的特聘专家。刁先生在现代汉语史研究方面造诣很深,在语言学界有较大影响。在报告中刁晏斌讨论了现代汉语史的分期问题,并对各时期语言特点进行了概括,提出了现代汉语发展史的“三期”观点,表现为语言现象上的“放——统——放”的特点。系统论述了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例证。
    刁晏斌认为在现代汉语发展第一时期是放的时期(1919—1949),语言现象表现为纷纭复杂,同义的形式多(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超常的用义多等特点。第二期是统的时期(1949—1978),表现为明显的语言规范化倾向,例如变繁体为简体,归并了一千多个异体字,出台了新的汉语拼音方案等。在词汇方面旧词退隐,新词显现,语法方面表现为规则简化等情况。第三期是放的时期(1978— ),表现为繁体字复现,大量旧词复现,出现了新的字母词,语法方面表现为旧形式创造新例子,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语法形式等情况。总的来说,现代汉语发展史呈现为多层次的纷繁的变化,但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同时语言外部因素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刁晏斌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角度和新的研究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这次学术报告的气氛是活跃的,在我院师生之间引起很大的反响。]

【供稿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方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