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9月26日,“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少安主持。山东大学副校长王琪珑到会祝贺并讲话。
2004年9月,黄少安教授任首席专家,投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并中标。本次会议就是该科研项目的一个报告会。与会专家结合本课题和自己的研究作了十分精彩的报告。
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产权理论,并致力于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研究。在本次研讨会上,他从20世纪80年代产权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作了简单的比较分析。他指出,要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够盲目排斥任何一种理论。
西南财经大学刘灿教授围绕“所有制、产权改革与经济绩效”,就“产权结构与契约”、“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转型期的产权制度安排”、“西方经济学的产权范式是否可能改变中国经济学”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高明华教授结合国有企业的产权和监管问题,讨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厦门大学林民书教授对私营经济在广东、浙江、福建的发展,以及不同产业集群的形成等问题发表了看法,讨论了专利保护、技术保护与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从国有土地资产的定价、地下资源的所有权、农村土地开发等为题入手,讨论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的产权和定价问题。
我校经济研究中心的孙圣民博士、郭艳茹博士、赵海怡博士、孔志国博士和张卫国博士等汇报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对报告成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我校社科处副处长张荣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李仁贵研究员、《光明日报》理论部的张雁博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