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体育学院记者团首次经验交流会召开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10月21日

[本站讯]10月20日下午,体育学院首届记者团交流会召开,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文硕、王僖和材料学院的韩广三位师哥师姐和刚刚成立的体育学院记者团进行了采访和写作方面的交流。
    在交流会上,王文硕师姐结合自己当年的记者经历向记者团谈了谈自己的写作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她说做记者首先能吃苦,要有铁人精神。记者是生活在光环之外的边缘人,有时为了采访可能饭都吃不上,有时还要忍受别人的白眼。二是要有独家意识,提高新闻灵敏度,做记者要有敢于发问的勇气。只有这样,记者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三是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记者第一时间抓住新闻人物,无论他怎样拒绝都不要放弃。采访之后还要迅速写稿发稿。四是为了更好地和采访对象沟通,采访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如果记者对采访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在采访时就难达到心灵的默契,交流起来就有一定的障碍。
    王僖师哥告诫我们,不要在乎稿件的发表与否,一定要多动笔,日常生活中遇事多想多写,别生疏了笔头。他和王文硕都说到记者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风采,形成自己的文风,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记者行业有所作为。他们都对体育学院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表示佩服和认可。体育学院较其他学院而言,我们有更为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有更为有力的发表评论的权威。“别人没有而我有,别人也有我更优”是他们对我们的深切嘱托。在体育方面现在有专业化和大众化两种文化形式,专业化只能获得小部分的读者,而如果把专业报道大众化,那新闻又会增加可观的读者,这样的记者才是受欢迎的记者。
    他们还就记者团的团结协作、编辑部的责任落实等问题提了几点建议,相信,这对我们记者团以后的机构优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整个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记者团成员都认真地进行了听讲和笔录。会后,向他们表示了感谢。记者团在薛钊的领导下,在老师和师哥师姐的关心指导下,相信体育学院记者团定会发展壮大起来,为学院建设做出贡献。 ]

【供稿单位:体育学院     作者:赵兵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