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刚刚步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往往会产生诸如失落、孤独等心理问题。充分认识大学新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深入分析由此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和教育,对他们今后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公共卫生学院又安排了第七场新生入学教育报告。本次报告由团委书记马宏峰主讲。
报告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一现象”的表现:理想与目标的失落;自我优越感的丧失;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障碍;生活自立能力的困扰。第二部分就是“大一现象”产生的原因:1、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改变;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3、缺乏包容性,人际交往能力差;4、恋爱方面的影响;5、大学就业引发心理问题。第三部分就是针对“大一现象”的教育对策:1、做好对新生入学教育;2、客观评价自我,进行正确角色定位;3、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4、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必要时应寻求外部支持;5、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定期心理检查。
报告让新生对即将面临的五年本科生涯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一双双期望的眼睛告诉我们,类似的报告对新生是很及时也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