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第十二期海右博士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5年11月24日

[本站讯]11月23日晚,第十二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经管楼三层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我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经济学院党委承办。邀请到的嘉宾是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曰瑶教授。论坛由王谦同学主持。
    首先由经济学院2004级财政学博士生常士旺作了题为《区域性经济税收协调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的主题发言。他指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税收协调已经做出税收国际协调机制逐渐转变,运作更加务实等发展趋势。但区域性税收协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权国家和区域性组织之间、区域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针对全球不断加深的区域性税收协调,我国应注重研究并适应其发展趋势,深化国内税制改革,积极参与区域性税收协调。他接着用区域性税收协调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区域性税收协调的发展趋势为铺垫,提出了区域性税收协调面临的主要矛盾。最后,他还提出中国税收协调政策取向。
    孙曰瑶教授对此进行了讲评。他明确了常士旺的论文侧重点,又强调了“区域”的定义。他指出了论文在谋篇布局上的缺陷,并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传授了写硕士和博士论文时,突出侧重点的重要性。他说:“博士硕士论文不在于事实的重复,而是在现有的事实中提出了什么。除了发现和描述,还要证明它!”
    接下来发言的是经济学院2004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生马瑞华。她做了题为《城市竞争力理论及新发展》的主题发言。她首先呈现了城市竞争的背景,陈述了城市竞争的现有理论,做出了对现有理论的评论。最后,她又讲解了自己对《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的后继研究。孙曰瑶教授肯定了马瑞华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和资料的收集,也从实际出发,讲解了“品牌”的概念,提出学以致用,用自己真实的研究走入市场。他希望大家无论学习哪个方向,都能研究其某一方面的品牌经济,能获得很大收获。
    最后论坛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同学们积极发言,十分活跃。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踊跃地发表自己对经济学以及本学科的交叉观点,并用自己的学术特长质疑了以上论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有益的建议。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