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月5日—8日,我校历史系78级校友、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冠华博士对历史文化学院进行短期访问。访问期间,王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Anti-Americanism in china》的学术报告并与学院有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座谈。6日中午,学院院长王育济教授会见并宴请了王冠华博士。
6日上午,王冠华博士应邀在201多媒体教室作了题为《Anti-Americanism in china》的学术报告。王冠华博士从解题开始,介绍了“Anti-Americanism in world”、“Anti-Americanism in china”的研究情况。他从文化视角比较了Anti-Americanism在中国与Anti-Americanism在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
7日下午,王冠华博士应邀在文史楼2楼会议室与学院师生进行座谈。座谈会上,王冠华博士主要以体育史为例讲述了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他指出,历史研究要充分考虑到将会遇到的困难,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而且要善于发现好的研究角度。历史研究要有耐心。他强调了史料功底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示不能忽视理论的研究,而且研究理论不要陷入一种理论而忽视其他理论。对于体育史这个新课题,他指出体育的性质是一种国家权力,体育增加的是国家的象征性权力。中国体育史是一次国家革命而不是社会革命,在中国既要看到体育的正面作用,也要看到体育的负面影响。他还就同学们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理论方法方面的困难作了解答。
王冠华,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历史。1978年进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为《The 1905 Anti-american boycott: A Social and Cultural Reassessment》),现为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讲授古代亚洲历史、近现代东亚历史和二十世纪中国史。先后出版《Popular Movements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Literary Portrait of the Role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the 1905 Anti-American Boycott》等著作,翻译出版塞缪尔•P•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合译)等,在《历史研究》、《二十一世纪》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朱伟 责任编辑: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