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月25日上午,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张东刚教授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会议室为来自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和省内科研机构等单位的教师作了一场关于如何申报课题和项目的报告。会议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臧旭恒教授主持。
首先,张东刚教授简单介绍了“十一五”计划纲要,并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规划。他说,“九五”、“十五”计划实施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比较迅速,作为五大教育系统的高校一直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当然,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第一点是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二点是低水平问题,学术成果计件式发展,导致低水平重复出现;第三点是投入问题,近几年科研投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虽然与事业本身及社会发展相比还差很远,但科研经费并不是突出问题;第四点是学风问题,学术失范、学风不良是学术界不小的问题。对此,2004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学术宪章,提出通过引导、规范、约束方式达到规范学风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张东刚教授提出了相应措施。首先是国家政策性文件,提出了关于一般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关于启动人文社科厚基资助管理办法等措施。其次,要实现管理方式的三个转变:实现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实现由行政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实现分类管理。要实现一系列的转化需要政策支持。因此,国家提出了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并启动质量提升计划。最后,他鼓励小规模、高层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并启动专项数据库计划,通过打深井的方式形成全国式资源共享。
张东刚教授强调要内秀质量,并实现经济与价值的统一,鼓励经济学相关人员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会后,大家就相关学术领域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体系评价标准问题进行了简短而激烈的讨论。许多青年教师表示,通过座谈增强了使命感,受到很多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