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4日晚,山东大学第十八期“海右”博士生论坛在哲社学院会议室举行。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哲社学院研究生会承办。论坛的主题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嘉宾有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臧泺源教授,报告人是哲社学院中国哲学曾凡朝博士、法学院法理学王宏选博士和国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曲延春博士。
论坛中,王宏选博士从树立荣辱观的现实意义、理论内涵和法制建设三方面着手,指出荣辱观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树立荣辱观必须要加强心理疏导、舆论监督机制,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曲延春博士认为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他以韩国的“新村运动”为例,指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建设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的促进作用,他提出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建设”,建设必须以法治为保障;曾凡朝博士从个体的角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何为荣,何为辱”,他认为中国的“荣辱”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现实中出现了很多荣辱观错位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做到“明心、见性、去蔽”,从个人做起,树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言结束,臧泺源教授进行了点评,他从六个方面概括了树立荣辱观的必要性和意义。他说:“学习荣辱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必要前提,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是树立荣辱观的重要手段,只有把道德建设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才能把荣辱观落到实处”。同时认为“八荣”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八耻”的核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搞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一手抓干部,一手抓青少年。臧泺源还指出了大学生学习荣辱观的重要性,树立荣辱观是全面体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他的点评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随后,大家就荣辱观和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使大家更深入了解了荣辱观的理论内涵和树立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最后,臧泺源鼓励大家要知“荣辱”,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我们一定要牢记教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荣辱标准和道德准则,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