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4月1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范愉教授作客山大法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报告由法学院王丽萍教授主持。
范愉教授说“纠纷解决”在国外很多大学已成为一门课程,在我国,纠纷解决主要包括司法、行政解决机制,社会救济机制,私立救济机制等方式,接下来,他分析了纠纷当事人、纠纷形成的动机如社会转型、纠纷的行为态度等几个问题,结合我国的历史与现实指出,统治者标榜的“无讼”与民间纠纷形成鲜明对比、政府媒体对民间纠纷的处理方法不正规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纠纷调解的社会价值一是体现在秩序破坏、违反法律后的价值取向,二是纠纷调解中的新利益契机,三是制度设计上尽量不进入法庭,四是调解机制的多元化,并提出了几种替代性解决机制。在论题--法律职业的反思中,范愉指出打破司法垄断,建立社会救济机制的必要以及律师角色在纠纷解决中的障碍作用。最后,范愉教授就师生的提问耐心的进行了回答,整个报告会气氛热烈,现场座无虚席,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范愉教授于1990年8月-1995年12月在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法学部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有很多译作。由其主编的与本次报告相关的著作《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于2000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