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信息学院赴沂蒙老区进行山区教育的社会调查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07月12日

[本站讯]7月6日至 8日,信息学院沂蒙爱心奉献暑期社会实践分队,来到沂蒙山区的临沭县和沂南县两个县,对山区教育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查。
    在调查当中,沂蒙地区乡镇中小学师资队伍老龄化情况引起了队员们的特别关注。在临沭县和沂南县的小学采访调查中,队员们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代庄中心小学教务主任王洪礼老师告诉队员们,现在代庄小学的老师主体是五十年段的,甚至于还有一些六十多岁的老师。由于知识的更新很快,很显然这些老师开始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学质量明显的下降。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教学,由于老师们年龄大,一来本身没学过,二来接受知识能力降低,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危境中。当队员们问起为什么不吸收一些师范学院毕业的年轻老师时,临沭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队员们,一是目前教师队伍在人数上没有严重缺乏,政府并没有吸收年轻教师的相关规定;二来是年轻老师也不愿到不发达地区工作,即使有吸收年轻老师的名额也很难招聘到。这两方面原因共同造成师资队伍的老龄化和教育教学的危境。
    队员们在沂南县一所小学采访时曾见到一个老教师在讲桌上埋着头。事后队员们得知,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是在带病上课。随从的老师告诉队员们,这也是没办法的,由于老师的人数有限,即使有病在身也不得不坚持上课,这在乡下中小学中是很常见的。通过对沂蒙地区教育现状的了解,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沂蒙老区的基础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教学质量上不去,基础教育搞不好,这势必影响到老区的长远的发展。
    实践分队的指导老师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世民老师感悟到:“沂蒙山的人民在革命年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现在他们的后人却面临着接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困境,实在让人扼腕痛惜,应该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赵世民要求队员们回校后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励和组织同学在适当的时间到老区去支教以及对老师进行培训,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支持沂蒙教育事业。赵世民还热情邀请当地老师到山东大学参观学习和交流,共同促进沂蒙老区教育事业的进步。]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谢赵玉    责任编辑: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