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06年7月3日上午,材料学院04级基地班在班主任老师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抵达青岛市,开始了青岛市系列实践活动。
基地班是由学院成绩优秀的同学组成。作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此次基地班赴青岛实践,主要任务是对材料学科在沿海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深入工厂基层,亲身体验生产实际,从而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活动中,基地班将对中国海洋大学等驻青高校进行访问,并到海尔集团和海青机械厂参观实习。
访问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7月3日下午,04级基地班的同学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海大材料学院院长尹衍生教授热情接待了基地班一行,并作了《依托海洋领域科技优势,寻求学科突破方向》报告。报告中,尹衍生系统介绍了研究海洋材料的重大意义,说明了青岛市材料研究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海洋大学对于海洋材料的几个方向,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材料不仅包含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传统制备的材料,还包含依托海洋提取的新材料。材料与海洋与水下联系,是材料发展的新途径。开发海洋以提取新材料和制备涉海材料是当代海洋材料发展的两大方向。借助已有的材料制备提纯方法,依托海洋优势,发展海洋材料,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最后,尹衍生就培养人才谈了自己的看法,在座同学深受启发。会议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访问青岛海青机械厂
7月4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04级基地班的同学来到位于青岛市孟庄路的海青机械厂。海青机械厂杨训总经理热情接待了基地班一行。在海青机械厂会议室,杨训介绍了机械厂的历史及其企业文化。
青岛市海青机械总厂隶属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国营企业,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孟庄路,是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进出口资格。近年来,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插接式铜铝管焊接技术,具有插接式铜铝管焊接技术的专利权,在制冷行业逐步取代了储能焊和摩擦焊接工艺,成为国内唯一以“插接式铜铝管电阻压焊工艺”为核心技术的铜铝铜复合管件生产厂。随后,杨训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给了同学们很大启示。其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兼海青机械厂高级工程师赵越教授详细介绍了插接式铜铝管焊接技术的优势及其生产过程,使同学们对这一技术有了明确的概念。最后,在赵越的带领下,04级基地班参观了海青机械总厂的生产车间。通过和工人们的亲切询问与交谈,04级基地班的同学对生产过程有了更明确的了解。
访问青岛科技大学
7月5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04级基地班的同学来到青岛科技大学纳米材料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郝春成接待了基地班一行
郝春成向同学们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检验方法。他指出,现今青岛科技大学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其制备工艺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随后,郝春成院长带领基地班一行参观了实验楼一楼的纳米材料制备实验室和二楼的纳米材料检验实验室。在实验室负责人的解说下,基地班一行参观了等离子体纳米材料制备设备、扫描轨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一系列纳米材料制备与检测装置,了解到了纳米材料的基本制备与检测方法。
青岛科技大学之行,同学们接触到了当今科技比较前沿的领域,相信将来会有不少同学在此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观学习海尔集团
7月6日,04级基地班来到位于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海尔路1号的海尔工业园,对海尔集团进行参观学习。
在洗衣机生产线,同学们亲眼目睹了滚筒洗衣机的生产全过程。从桶身、机壳的冲裁成型,机身装配,到电控系统的安装,再经过数道严格的检测工序,直至最后包装出货,都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这也是海尔产品质量的保证。同学们在近距离接触家电制造的过程中,了解到材料在生产中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明确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世界企业五百强之一,海尔集团在全球家电生产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学们在参观中了解到工业生产的实际过程,领略到海尔的企业文化——创新。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在车间里随处可见集团对员工的发明创造的宣传,每个发明都用员工自己的名字命名。整个集团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都饱含创新的激情,这也是海尔今天蓬勃生命的力量之源。离开海尔科技园,04级基地班结束了青岛之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收获颇丰,要用实践成果指导自己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并让海尔精神贯穿于自身发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