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9日上午,记者在山东大学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采访了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暑期培训的指导老师姚福安副教授。
    谈到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暑期培训学校何时开展及效果时。姚福安说,类似这样的赛前培训在山大合校前就已经开始,并且成绩不错。去年共有六个小组参赛,其中有四个小组获奖,包括国家二等奖一项。今年的培训方式较前几年而言更为系统! 
    至于报名条件,姚福安说,报名对并没有严格限制,只要感兴趣,就可以报名!不过由于所学知识限制,学生大多来自大三、大四,大二学生极少!择优录取是我们遵循的原则,今年一共录取了35人,分成了十一个小组。记者询问如何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时,姚福安说,培训班一般采取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做实验的方式,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安排是:前两周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第二个阶段则主要是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从而使他们把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三个阶段则主要通过一些大赛题目使同学们热身,进一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谈到辛苦和劳累,姚福安说,科学本来就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实验室二十四小时都开放,很多时候白天和黑夜对于老师而言是没有区别的!累,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培训与平时上课不同之处在于,随时都会有一大堆新问题需要解决!可他们毕竟是学生,这一点老师必须要理解。姚福安说:鼓舞自己耐心为学生解疑答惑最原始的力量是教师的责任感,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采访结束后,记者参观了实验室,并随机采访了几名正在专心操作的同学。他们许多人手正拿着电路板或忙于焊接,或认真测电压,“这种精细的工作应该是女生比较擅长吧?”对于记者的问答,一名同学笑笑说:“恰恰相反,这种工作反倒更适合男生做,因为它除了需要细心外,还需要耐心和一定的技巧,尤其是要控制好力度!”说着,还拿起了烙铁给笔者演示了一番。
    通过采访,记者领略到了山大名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学识渊博、富有经验的精神,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学者。]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李玉杰 王芳    责任编辑: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