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化学院的开放实验室是全天候开放的,包括暑假和双休日。由二、三年级本科生自主组成课题组,自选课题,自选导师,经学院专家组评审、筛选后进入开放实验室。经过三年多的运行,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学生的欢迎。现正在开放实验室做实验的是第四期开放创新实验项目。
化学院开放实验室是为培养创新人才,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要求而建立的。院领导十分重视开放实验室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制定了开放实验室的使用与管理规程,成立了由教学副院长负责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负责实验题目的提供,实验项目立项评审和最后的结题答辩工作。学院许多著名学者,如钱逸太院士,姜建壮院长等都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到这项工作中去。
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自主组成课题组,推出课题负责人。他们有的选择了公布的课题,然后找到出题的教师,让教师给他们进一步讲解题目,再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准备参加立项申请答辩;有的学生不选公布的课题,直接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教师给他们出题目。
每个课题组都要按正式格式书写立项申请书,然后以课题组为单位就课题的“意义”、“背景”、“创新点”和“实施计划”进行答辩,最后由专家组评审后立项。第一期进入开放实验室的6个课题组就是在14个课题组中选拔出来的。第二期选拔了10个课题组,第三期18个课题组,目前进行的20个课题组是在参加答辩的35个课题组中选拔出来的。
几年来,参加过开放实验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在2004年和2006年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化学院参赛学生中拿到一等奖的都是参加过开放实验的学生,这是在以前的参赛中没有得到过的好成绩。开放实验一直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要求参加的同学越来越多。今年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同学都组成小组参加了申报答辩,只因为场地有限,只能选拔一部分同学参加。但是这种培养模式,无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良好形式和适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