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曲新久教授做客法学院漫谈刑事政策问题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11月13日


    [本站讯]11月12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曲新久教授做客山大法学院,并带来名为“刑事政策漫谈”的学术讲座。本次报告由法学院副教授周静主持。
    报告中,曲新久教授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对刑事政策的见解。首先他将刑事政策定义为:权利支持下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公共政策。他认为真正的法律不仅存在于法条之中。接着他指出,对刑法体系应从刑罚和犯罪两方面同时加以研究。针对政策“名声”不好的现象,曲教授说,在政策制定上,各个国家很多政策措施是在法律上找不到的。
    曲教授随之得出结论:政策尽管有时高于法律,但并不能代表法律;政策不能以法律为工具,应在法律框架内施行,从这一层面讲,政策又是低于法律的。政策创新也不能违反法律规则和国际条约。接着他谈到了对刑事政策概念的理解。并提出要注意的三个原则:一、确立广义论的立场;二、刑事政策应以公共政策学为背景;三、遵循刑事一体化的思想。刑事政策作为一个学科交叉概念,所有的法律以及法律之外的知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相关刑事问题的方法。在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同刑事政策的制定这一问题上,他认为: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公共机关的刑事政策必须进行改进。他先后谈到了执政党如何处理神圣性和世俗性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问题、政府及公安机关对犯罪案件的处理和人民检察院的定位问题。最后,曲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的解答。曲新久教授的报告举例生动、娓娓道来。在座同学从讲述中加深了认识、得到了新的启发。
    曲新久,男,汉族,1964年生,山东省莱州市人。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职律师。在《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个人专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合著和参加编著《经济刑法学》、《经济犯罪学》、《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案例刑法教程》、《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刑法教科书》、《刑法教程》、《刑法学》、《法学大辞典》等。曾获司法部先进教师、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政法大学宪梓科研奖一等奖等荣誉。]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杜健    责任编辑: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