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文学院新杏坛探讨《忏悔录》中的自我问题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6年11月21日


    [本站讯]由文学院主办的新杏坛讲座第55期学术报告会,于11月20日下午在文学院文艺美学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耿幼壮教授主讲,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庆教授主持。
    耿幼壮教授是美国俄亥俄大学的博士,长期在国外致力于西方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此次讲座的题目是《圣•奥古斯丁的“自画像”》,主要探讨了《忏悔录》中的自我问题。
    耿幼壮教授从奥古斯丁的生平及生活背景入手,结合宗教绘画分析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的自我画像的问题,揭示了奥古斯丁用忏悔的这种形式跟上帝对话,跟自己的灵魂说话,激发出自己及读者对上帝的爱,并着重讲解了自我与超验的问题:即时间的问题;文字的问题;感觉和思维的问题。耿教授通过引入自画像之父伦勃朗的绘画特质架起一座解读奥古斯丁《忏悔录》的桥梁。奥古斯丁探寻的就是自我不断生成的事件,把物理时间转化为心理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用文字去践行真理,为了实现一种自我的形式,尽可能的去生活;对奥古斯丁来说,思维从来都不是自明,因怀疑,所以知道存在。《忏悔录》是一个对自我充满了疑惑的故事。
    在耿教授的讲解下,同学们对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有了更多的体悟。报告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就阐释学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的比较问题与耿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引发了众多思考。
    本次讲座历时两个半小时,最后主持人张志庆所长对此次报告作了总结,宣布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袁璟 方方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