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法学院独角兽论坛讨论拆迁中“钉子户”问题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7年04月04日


    [本站讯]4月3日,法学院第四期独角兽论坛在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主要围绕近期热门话题“重庆最牛钉子户”展开了关于“钉子户”现象的讨论,论坛邀请了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博士生导师刘保玉教授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学博士生导师张锡恩教授。
    讨论从拆迁难现象的社会背景出发,逐层深入。刘保玉首先介绍了中国拆迁的一般程序,然后又阐述了其社会背景。他讲到,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法律侧重保护的对象不同,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更多地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对造成的个人损失给予一定补偿,所以也必然存在个人与社会利益间的协调;而立法方面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存在很大争议,这既与立法技术有关,又因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以物权法为例,最终也没有对公共利益做出明确规定。
    张锡恩认为“钉子户”现象的根源是社会的发展建设,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他讲到,发展建设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痛苦的历程,因此复杂的“钉子户”现象是自然而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同时,面对钉子户也要注意保护人权。此外,张锡恩还补充说,“钉子户”现象也可以看作一个政治性问题,与国家政府及各种政策有密切联系,它也许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正如“磨坊事件“一样,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象征和代表,起积极作用。
    最后,参加论坛的同学们就“怎样真正实现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公平对话”、“钉子户是否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地位”、“个人利益的集合什么时候能上升为公共利益”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两位嘉宾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他们还就中国目前的土地问题、城市规划问题及与此相关的执法问题作了相关讨论。
    此次论坛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认识了“钉子户”现象,拓展了知识视野。]

【供稿单位:法学院     责任编辑:白杨 王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