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21日晚,历史文化学院张熙惟教授做客“长风”暑期人文学术论坛,在文史楼201教室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史分期讨论》的报告。
张熙惟教授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化史分期的角度来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史分期的学术意义主要在于详实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问题及其时代特征,正确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各个文化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系统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以深刻总结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华,为当今文化建设服务。
张熙惟教授认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史进行分期,首先应弄清楚诸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等不同范畴的概念界定。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特质上属于国别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身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的根本属性,文化史研究应该关注的是在历史和现实中探寻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包括民族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以及长期积淀的若干稳定的观念等等。
张熙惟教授说,中华民族有着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曾经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因而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应该也不会中断。]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桑瑞霞 责任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