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08暑假开始,山东大学校级重点实践团队“揭开公众文明神秘的面纱——公众考古学”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去。截至7月26日,实践团队已圆满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收效显著。
“公众考古学”社会实践团队旨在以山东济南地区为个案,对公众考古学发展现状进行调研,观察媒体“考古热”的利弊及这种现象对考古专业生源与就业情况的影响,看所谓“考古热”是否带动考古专业的发展,并分析专业考古机构在公众考古学中应担当的责任,同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支援四川灾区的活动尽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力量。最后以山东大学考古系连续出版物《博苑》电子杂志为依托,总结实践成果。
调研期间,实践团队同学主要开展的活动是:7月9日,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向高中生分发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公共考古学知识的宣传。7月10日,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济南市历城区洪南社区,向居民分发公众考古学宣传单和调查问卷,宣传公众考古学知识。7月12日,实践队员又前往济南泉城广场,对市民进行公众考古学知识和济南各博物馆信息的宣传以及公众考古学问卷调查。7月14日,实践队员在队长乔菲的带领下前往济南市考古所,调查考古工作者对公众考古学的认识并进行了相关采访。7月15日,实践队的同学们前往济南市博物馆,采集有关公众考古学的信息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7月16日,实践队员走访了济南大辛庄遗址。在进行上述活动的同时,实践团队采取网上邮件的调查问卷和电话联系的方式,对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校友进行了考古专业毕业就业问题的调查。此外,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还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向四川灾区的抗震救灾活动进行了宣传,获得了民众的好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7月26日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期实践队员将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纂写成社会实践报告、制作成实践幻灯片和电子相册。
本次“揭开公众文明神秘的面纱——公众考古学”暑期调研社会实践采取分发调查问卷、参观博物馆、走访相关媒体新闻报刊电视台、采访居民区、学校、制作调查问卷、图片宣传展、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宣传、查阅档案资料、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对学科建设、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建设有积极意义,同时锻炼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获得了课本外的一些考古认识。此次社会实践得到学校、老师、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供稿单位:历史学院 作者:刘晨 责任编辑:永俊 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