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机械工程学院开设的技能培训类课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制作技术与竞赛准备”、“新型防治美国白娥自动化喷雾器设计与制作”和“多功能堤坝割草机设计与制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正式进入企业实际操作实践阶段。
在为期一周多的理论学习中,授课教师就创新的原理及内涵作了深刻讲解:创新不仅要求点子新颖,而且应该实用性强,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结合即将到来的机电产品设计大赛,老师鼓励学生自主立题,开阔思路,勇于尝试。理论学习为正式的操作实践打下了基础。当前工科毕业生从学生到技术人员的转变慢,与社会沟通能力亟待提高,由老师牵线搭桥、学生到工厂实践的“校企合作模式”被看作是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对此,机械学院石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进生教授表示,“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机械类设计的经费投入大,学校的资金补贴不足,需要学生自己募集资金,由企业出钱资助,实现设计创意,是对学生创新的支持,而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招揽了人才,宣传了自身,提高了经济效益。张进生教授说,从设计到制作,是一个统筹兼顾的过程,此中不仅需要团队协作,计划实施能力,设备仪器的操作能力,还对讲解文字的组织能力和汇报时的口才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而这正是当前社会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此次课程的培养目的。
目前与该三个技能培训课程密切合作的企业有山东华兴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建信机械有限公司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学们干中学、学中干,为将来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单位:暑期学校记者团 作者:肖鑫鑫 甄绪峰 责任编辑:邢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