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30日,电气学院淮安电力实践调研团在淮安供电公司负责人带领下来到淮阴电厂进行参观实践。
电厂相关领导详细介绍了电厂的各个组成部分,使调研团对煤如何变成电有了一个大致清楚的了解。外运来的煤炭经传送带送到还原煤斗,煤斗高约10米,内部由耐磨材料制成。经煤斗的物理作用后大煤块变成小煤块,接着送到磨煤机,磨成煤粉。煤粉经风管,受压力被吹到锅炉本体。炉内温度高达500摄氏度,炉膛内高达550摄氏度。锅炉内四周遍布细小水管,煤粉在内部充分燃烧产生的高温使水变成蒸汽。然后进入最核心环节,蒸汽进入气蒸机,内部页片高速旋转,转速达到3000转每分钟。气蒸机接发电机,发电过成完成,产生两万伏高压,经变压器升压到220万伏,送到供电站。另外,此电厂“变废为宝”能力更是不容小觑。场内有3台大型供热机组,蒸汽汇集管道内送到淮阴市及其各个县区,满足了淮安市大部分居民、工厂、企事业单位的供电需求。煤灰也被送到需要的各个厂家,成为电厂的又一收入来源。环境保护方面,电厂做的也很周到。蒸汽通过静电除尘器,进行脱硫处理后,通过引风机经烟囱排出。此次电厂之行,同学们感觉受益匪浅,再一次深切体会“实践出真知”。]
【供稿单位:电气学院 作者:叶琳 杨思 责任编辑:莉荔 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