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12日,历史学院四川人文自然遗产调研团来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民居,队员们通过参观官寨和民居,走访当地居民,了解了土司制度的兴衰和嘉绒藏族的文化。
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于1918年亲自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官寨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之精华。如今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嘉绒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和宗教文化展示区,共有展厅45个。作为末代土司的遗世杰作,卓克基土司官寨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当地居民自豪的告诉队员们,在70年前,毛泽东下榻卓克基时,曾惊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也曾盛赞它为“世上少有的建筑奇观”。随后,队员们来到与卓克基土司官寨隔河相望的西索民居,在与当地居民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西索,在藏语中译为“岗哨亭”,寨内居住着专门为卓克基土司送信的“柯巴”,如今居住在此地的多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间和工艺者的后代。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是保持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最为典型的藏寨之一,于2004年12月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索民居的建筑古朴凝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鲜艳的图腾,飘动的经幡,耸立的白塔,栩栩如生的唐卡,幽深的青石小道,都为寨子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气息,让队员们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中感受嘉绒藏族的古老和神秘。
通过本次调研,队员们清楚了土司制度的兴衰,对于嘉绒藏族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了藏族的建筑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