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政管学院农村社区建设调研阶段总结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09年08月15日


    [本站讯]8月4至12日,政管学院“行知”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团队分别在潍坊市潍城区、诸城市、寒亭区和德州市陵县、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等县区进行专题调研。实践团队在调研地区分别与分管农村社区建设和“合村并居”工程(德州)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并到福缘山社区、开元社区等十几个试点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比较了不同的模式,对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根据实际调研,调研队了解到,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潍坊和德州都开始了各自的探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模式。在潍坊,农村社区建设定位于“服务”,依托于建设辐射周边村落和居民的社区服务中心,完善中心运转的各项制度、规范,并尝试着促进农村居民向中心集聚。与潍坊不同德州则以“合村并居”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合并距离近、规模小的自然村,形成统合的基层组织,合村为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奠定基础,已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规模经济”,并居在经济基础较好的社区也开始了探索。
    比较潍坊和德州在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和模式,调研队了解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内涵。定位于“服务”的潍坊模式,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实践上的探索和解读。德州则强调了基层治理组织的变化和治理结构的调整,也强调了农村社区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率和资源节约。农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也应是丰富多彩和因地制宜的。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在错综复杂的实践中必然会存在众多的困难和挑战。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运营的资金来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最终的体制定位、机制建设,如何协调社区与行政村之间的关系等,以及合村过程中不同自然村之间的协调、合村后原有村干部的分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等,都成为农村社区建设所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当然,农村社区建设中耕地、农村宅基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等也作为一个敏感的问题。
    此次调研虽然有限,却也是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一次系统的体验和考察。农村社区建设依然只是一个探索,更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更多的实践需要去创新和尝试。  |   ]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作者:孙岭军    责任编辑:志浩 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