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自7月8日以来,材料学院各项暑期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使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进入企业、工厂等岗位体验的团队,学院特别安排相关指导课程,同学们积极参与,以更好地提高自己。
为使志愿者们更好地投入到2010级新生的迎新服务中,材料学院在7月8日至12日开设了《团队意识的提升与训练》课程,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7月7日至11日《职业倾向测试与求职技巧指导》课程对即将毕业的07级学生展开指导,随后将学生组成团队分赴各单位进行岗位体验。7月13日,材料学院“鹏程”社会实践团队结束了暑期学校《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培训。16日,“曙光二期”团队赴济南昌达热工有限公司开展活动之前,07级金属班主任张刚副教授对队员们进行了指导。铸造专业“两届三地”企业调研、体验实践团在进入潍坊市莱德生产车间实习之前也开展了学习培训。18日,07级高分子专业素质拓展团队专业知识理论培训也圆满结束,针对赴兖州倍耐力公司进行的社会实践内容开展指导。
作为山东大学“三跨越四经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社会实践经历”是山大学子关注社会、了解现实、突破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如何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创新的效果,实践前指导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截止到7月底,材料学院各个团队、专业的培训课程基本结束。目前各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展顺利,取得较好效果,这与活动前有针对性的课程培训有关。同学们表示在进入车间后充分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会把握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作者:路丽丽 王璐 责任编辑:永军 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