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18日,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杨静华博士、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陈健行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秦樾博士组成的旅美华人专家团到医学院交流访问,并在趵突泉校区综合楼三层报告厅为医学院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龚瑶琴主持了报告会。
杨静华博士、陈健行博士、秦樾博士分别为大家作了题为《H-ficolin mediated 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Induction of genomic instability by HPV oncogenes》、《Signal Transduction from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to Acetylation》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一种具有肿瘤杀伤作用的新补体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重要致瘤蛋白HPV E6、E7介导细胞多倍体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他们在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中的所做的工作。龚瑶琴教授对几位专家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并希望与会师生能从几位专家的前沿研究中得到启发。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几位专家给予了耐心详细的解答。
杨静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波士顿大学 VA 蛋白组中心负责人,主要对各种肿瘤等的蛋白组学进行分析研究;曾在dsRNA编辑及其在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机理和应用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PNAS》等杂志上发表过相关论文;1996 年曾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获得总后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健行,美国哥仑比亚大学博士,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从事宫颈癌及乳头瘤病毒方面的研究;曾以第一作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还担任北美医学与科学杂志(NAJMS)副主编。秦樾,美国纽约大学(NYU)医学院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曾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科学》与《细胞》发表多篇文章,取得了重要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其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乙酰化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比磷酸化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首次创造了用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筛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遗传翻译后修饰的抗体微阵列(芯片)并获得了美国的专利;担任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杂志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