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犹太教与跨宗教中心学者参加北京论坛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0年11月16日


    [本站讯]11月4日至7日,第七届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教授参加论坛,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分论坛作了题为“文化认同与普世价值”的发言,并主持了“全球视野下的东方宗教”学术分会。
    傅有德教授在发言中总结了犹太教改革派的四个历史性文件所体现的犹太教发展的轨迹和基本精神,认为改革派在近200年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兼顾了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普世性,在二者之间采取了Both/And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既融入西方主流社会,又保持犹太人文化认同的目标。按照傅有德教授的观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和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犹太人面临相似的问题,即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普世性的对立与冲突。改革派犹太人兼顾两者的历史经验值得当代中国学者借鉴。他提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应该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中的普世价值,同时还要注重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普世性因素,最后形成一种包容传统与现代,民族性内容与普世价值的新文化,并用这样的新文化解决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问题。
    第七届北京论坛由北京大学与北京市合作举办,论坛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责任与行动”,并设有七个分论坛。七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为:《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全球环境问题:政策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墨西哥前总统Zedillo、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莫尔特曼(Jurgen Moltmann)、北京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潘文石分别作了大会主旨发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在闭幕式上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北京市、北京大学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

【供稿单位: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作者:齐晓东    责任编辑:莉荔 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