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1月18日是第九个世界哲学日,哲社学院先后举办了哲学学科建设讨论会和世界哲学日沙龙等系列活动庆祝世界哲学日。
哲社学院院长刘杰主持了哲学学科建设讨论会。会上,刘杰阐述了世界哲学日的由来和设立世界哲学日的重要意义,认为哲社学院要努力打造一支出色的哲学科研和教学队伍,充分围绕“八项规划”的建设实施,谋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局面,着力打造哲学优势学科,为实现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在谈到科研和教育创新的问题时,刘杰提出了“学术小圈”的概念,认为哲学研究是一项必须耐得住寂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要先从自身学科和临近学科逐步有序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多元、多样、共融的小圈子而不是流于形式和不切实际的“对话”和“贯通”。对此,与会人员均表示赞同,纷纷建言献策。与会人员还围绕教育部八项社科规划研讨了哲学学科未来发展目标及规划,漫谈哲学教学和科研等问题。大家在肯定了目前国际上创新研究的新形势后,提出与兄弟院校合作成立“认知科学和实验科学研究室”以及开设 “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等创新研究教学计划的设想。哲社学院副院长王新春和各教研室主任、哲学系各专业教师参加了讨论会。
晚上举行了哲学爱好者的盛筵——“庆祝2010年世界哲学日沙龙”。与会者围绕哲学对社会有何用,哲学对个人生活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是什么,如何做哲学四个议题展开了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老师们认真倾听,仔细解读。大家从“元哲学”谈到“用”,从“宗教信仰”谈到“科学理性”;从柏拉图、康德、马克思到孔子、海德格尔、牟宗三。时空在这里可以任意转换,思想在这里更是自由激荡,一场哲学思想盛筵华彩卓然。哲学系、宗教学系及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哲学爱好者参加了沙龙。
世界哲学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国际性节日。从2002年开始,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通过举办系列庆祝活动,在规划、研讨、推动哲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哲学反思、批判性地思考问题,让哲学真正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