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能源学院以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为导向,结合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问题,把群众关心的文化生活、教育公平等问题作为服务重点,扎实推进和深入开展支农支教、社工关爱、科普宣传、卫生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秉承奉献使命,传承志愿精神。
深入基层群众,倾听百姓心声。7月14日至24日,“乡魂”服务农村分队走进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在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中,队员们走进农田帮助农民干生活;参观大棚,传播先进农业知识;走进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为老人演唱红色歌谣,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7月15日,“印象沂蒙”社会实践团队本着了解我国农村发展战略和沂蒙山区人民文化生活状况的意愿,再次走进沂蒙山区,普及卫生科技知识,调研革命老区发展状况。
开展支农支教,倡导教育公平。温心团队以“温心之旅——与农民工子女手牵手走济南”为主题,带领农民工子弟游览泉城景点,在济南市历城区西营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增加孩子们的课外知识,拓展孩子们视野。从7月2日起,细雨支教团队调研在济农民工子弟教育情况,在北京神墨学堂济南分校学习教课技巧、儿童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知识,并接受支教专业培训,为开展支教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美丽泉城。自7月2日起,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济南的窗口泉城广场“济南市城市志愿者文明服务岗”为广大的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该服务岗亭于2010年6月建立,是十一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成果转化的重要部分,是推进我市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载体,是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有效宣传济南、推介济南、弘扬志愿精神的重要平台,是后全运时代展示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窗口。能动学院志愿者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连续两年深入开展该项服务活动,得到了广大济南市民的好评,为和谐社会和美丽泉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各团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帮扶、科技支农、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等形式,将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技术推广到基层,奉献爱心,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广大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成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