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5日,由材料学院司鹏超副教授主持的“先进材料的国际化趋势”项目开课。材料学院副院长吕宇鹏出席开课仪式并致开幕词。
吕宇鹏说,“先进材料的国际化趋势”是材料学院的重点项目,引起了了学院的高度重视。该项目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项目组成员均是拥有多年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并在多个研究领域中取得过重要成果。该项目突出体现了山东大学2011年暑期学校“国际化”的发展特点,是材料学院在“国际化”教学上做出的重要探索。他最后强调,“国际化”教学的突破口,在于设置一个“国际化”环境。该项目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必将让学生们在了解材料学科前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英语交流能力,为今后培养专业化、国际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借鉴。
据项目负责人司鹏超副教授介绍,该项目围绕“国际化”开放办学理念而设,将根据授课教师的教育经历和研究背景,尝试引入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秉承 “团队”式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整个暑期项目将采用全英文授课,授课内容主要涉及生物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电磁材料、核材料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多个国际热门领域。除此之外,该项目还将邀请国际著名材料学教授Jense Ulstrup以及其他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司鹏超还介绍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该项目还设立了“爱问奖”和“最佳团队奖”,用来表彰表现突出的学生。
材料学院“先进材料的国际化趋势”项目首次将双语教学引入工科课堂,这一探索将促进材料学院乃至其他工科院系的国际化教学水平,为山东大学的国际化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