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儒学高等研究院“知行学社”实践团队走进历城区实验小学,以志愿实践赋能青年党员成长,助力研究生“提功力”“长见识”“塑品格”。

行以知为始,知以行为终。“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哪里?”“甲骨文是什么?”“夏商周有什么特点?”以儒学高等研究院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专业优势为依托,志愿者团队走出书斋,用声情并茂的国学课,带领一年级的孩子们穿越历史的迷雾,领略上古三代的瑰奇文化。
中国史专业的同学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我国远古时期的文明发展情况,从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到母系、父系氏族社会的演变差异,再到“三皇五帝”的传说,将遥远的历史娓娓道来,点燃了孩子们对古老源头的好奇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同学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甲骨文启蒙课。为了让沉睡千年的古老文字“活”起来,团队查阅了大量图文资料,精心筛选了“日”“网”“川”“木”等富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课堂上巧妙运用互动提问、简笔画生动演示以及趣味小游戏,引导孩子们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并兴致勃勃地亲手描绘这些文字的古老模样。中国哲学专业的同学带领孩子们聚焦商周时代,感悟仁爱、智慧、诚信、勇敢、变革、敬畏、和谐,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恰逢党的生日,这堂课程,成为了连接古老智慧与红色基因的生动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明辨是非、向善向美的种子。
“知行学社”第一站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对于党员志愿者们而言,在将深邃的国学智慧转化为童言童语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青年担当”具象表达——将个人专业能力融入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时代潮流,让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暑假期间,实践团队还将走进济南市文化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地,继续在实践中打造具有儒学院印记的特色文化品牌,共同书写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