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赋能外语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近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未来“职”通车企业行第三、四站暨第九、十期校友会客厅活动。学院团委书记朱蕾一行带领20余名不同语种学生前往青岛三山集团、青岛通达全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通过实地参访、校友分享等环节,积极探索“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青岛三山集团,集团外贸中心负责人代云霞及团队成员以产品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优秀外贸人才所需素养。他们表示,语言能力是从事外贸工作的基础条件,但专门人才还需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深耕产品技术细节的“专家力”、洞悉海外市场需求的“洞察力”、融合跨文化思维的“沟通力”。交流会上,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孙小甜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人才引进政策、晋升路径、员工福利等内容,系统解读了企业人才战略,从“选、育、用、留”四大维度拆解三山集团的人才培养逻辑。集团运营总裁、山东大学英语系校友徐宗艳,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经历,建议同学们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建设,立足基础岗位逐步成长。



在青岛通达全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品宣部经理刘畅介绍了企业架构与文化,重点强调了“靠谱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中韩物流事业部负责人吴婕、关务部负责人鲁宁宁介绍了驻韩分公司业务情况及关务领域专业知识与人才需求,以具体案例分析了外语专业在跨境物流电商领域中的重要价值。公司创始人、山东大学朝鲜语系校友周承光结合自己“政”转“商”的经历,讲解了语言优势转化为职场竞争力的方法,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为同学们的未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学院相关辅导员、部分学生参加相关活动。
未来“职”通车活动是外国语学院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通过“认知-实践-发展”三阶培养模式创新就业育人方式。未来“职”通车活动通过“认知-实践-发展”三阶培养模式创新就业育人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起“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协同育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