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院新闻

全国研究生“炎症与肿瘤”暑期学校盘点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8月31日

  [本站讯]7月8—18日,由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和资助,山东大学承办的研究生创新计划——2013年全国研究生“炎症与肿瘤”暑期学校在趵突泉校区举办。活动历时11天,共有来自校内外的200余名学员参加。活动共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炎症与肿瘤”这一主题开展了17场学术报告,组织了1次研究生学术论坛,围绕“齐鲁文化”和“校园文化”两大主题开展了4次文化活动。本次暑期学校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收到良好成效。

宣传力度大,拓展师生受众面

  山东大学医学院提前2个月建立了暑期学校专题网站,安排专人负责报名事宜及来电接访咨询,及早发布招生简章,及时公布活动进展,更新不断丰富的专家阵容和讲座题目。由于宣传力度大,校外报名非常踊跃。经过遴选,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等13家院校的37名校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暑期学校。为保证校内学生能够从活动中受益,医学院制作张贴了宣传海报,在各医院、培养单位和导师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建立了暑期学校QQ群。最终,来自校内外的共200余名学员全程参加活动,医学院部分教师也积极参与学术讲座、研讨学术问题,均感受益匪浅。

专家阵容强,讲座内容前沿系统

  本期暑期学校邀请到3位海外知名大学教授、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专家阵容权威性和专业性强。17位专家均围绕“炎症与肿瘤”命题,介绍了自己开展的最新工作及专业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同时根据听课群体以研究生为主的特点,更注重对科研思路的介绍与归纳,讲解深入浅出,系统生动,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各位专家还与学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与感悟,鼓励大家树立“永不言弃”的科研信念。暑期学校学员品尝了“学术大餐”,开阔了视野,实现了科研知识与科研思想的双丰收。

学员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活跃

  11天的学术活动中,趵突泉校区综合楼报告厅内均座无虚席。学员非常珍惜这次大家云集的学习机会,准时出现在报告厅,专心听讲座、认真记笔记的场景成为很多学员这个暑期的美好回忆。每场学术报告后,学员踊跃举手提问,专家们在耐心解答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学员提问的专业性和他们“认真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学习”的特点。为进一步展示学员风采、开拓思维、促进师生交流,医学院活动期间特别组织了“研究生学术论坛”,11位校内外同学走上讲台,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并接受特邀专家的现场点评与建议。
  活动期间,共评选出“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根据学员表现及活跃程度,评选出优秀学员19名。

文化与学术并重,活动丰富多彩

  “炎症与肿瘤”暑期学校充分体现学术与文化并重、科研素养与人文素养共同提高的特点,围绕“校园文化”与“齐鲁文化”两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中,学员观看了齐鲁百年医学录像片,参观了百年医学院史馆、校园夏景及附属医院;在“齐鲁文化”主题活动中,学员参观了山东省博物馆,研究生院薛南青老师做的“齐鲁文化”专题介绍则将齐鲁文化教育推向高潮。

活动组织有序,秩序井然

  本期暑期学校具有“专家层次高、人数多;学生来源广、数量众”的特点,又恰逢暑期,为保证活动万无一失,医学院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落实专家接待、活动日程、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尤其是对外校学生的食、住、行进行了细致安排,为他们购置了短期保险,选拨学生志愿者与外校学生同吃同住,选拨临时学生负责人与分管老师及时沟通,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大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活动全程秩序井然,气氛友好热烈。外校学员在留言薄上写道:“见识大师科研思维,领略齐鲁文化底蕴,感受山大人的热情真诚,这是知识、文化与友谊的大丰收,不虚此行,受益终生。感谢山大,有这样的机会一定再来!”


【供稿单位:研究生院 医学院     作者:李晶晶 许淑娟    责任编辑: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