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各项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打造“社会实践·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体系,齐鲁交通学院扎实推进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学院十余支社会实践团队、百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多类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齐鲁交通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重温红色记忆,赴济南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实地的党性教育让队员们牢记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用知识和热血去推动国家的发展,不负盛世所愿。“探忆峥嵘岁月,寻访红色足迹”实践团队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先辈们的爱党爱国精神,队员们各自前往家乡的红色基地,了解红色历史,采访革命老兵,一起走进峥嵘岁月,传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实践团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总结了解红色故事的情况,以最生动具体的形式组织团队成员实地寻访家乡著名红色足迹,同党员干部对话交流体悟伟大爱国情怀。“重走秋收足迹,践行红色初心”寒假社会实践队走进大山深处的江西修水,沿革命先辈脚步,感红色力量光辉。社区内走访,重游中升华。接力奋发组以济南战役为切入点,走遍济南红色景点,探寻革命先烈足迹。组员亲自游历红色景点,感悟先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革命斗志,并传承红色奋斗精神,描绘青年建设未来蓝图,担当起青年应有的时代责任。
弘扬劳动精神,践行劳动教育。 “家事分担,温情同行”团队成员为家庭分担家务,深化亲情联系。扫地除尘、下厨烹饪,锻练生活技能,在点滴小事中传递爱与温暖,体悟家庭的温馨与责任。寒假实践劳动小队坚定地以“劳动最光荣”为行动指南,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家庭角色体验,巩固和深化日常的劳动习惯,进一步提高自我照顾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青年红色筑梦,创新助推发展。学院颗粒模拟助农实践队立足计算机颗粒流体模拟技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农业发展技术壁垒,通过仿真推演对旋风分离器进行改进优化,有效减小了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损失率,将前沿科技运用到田间地头,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青衿觅文”队伍深入挖掘家乡的发展与兴衰史,探索文化在新媒体与热点结合之下的潜能,用老少皆宜的方式将家乡的古老文化娓娓道来,在返家乡文化宣传的坚持不懈与创新精神中展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赋能、融创致新。学院“流固耦合软件应用研究”小队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深入对接,学习相关流固耦合软件的使用方法,协助处理研究数据,理解用数据模拟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内核。矸石科技有限公司依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借矸而砌-矿区井下治理的精卫鸟”成立,矸石科技实践队通过联系矸石科技CEO刘泰鑫先生进行矿区煤矸石治理实践学习,团队现在已经完成基础知识,未来团队成员将陆续跟随CEO进入工程一线进行现场实践。
传递奉献之情,彰显青年担当。“文成武就”希望小屋实践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面向菏泽市成武县的中考生开展了为期14天的帮扶活动,实践队成员为每位同学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在实践中期组织了三场线下交流,了解中考考试情况。除此之外,实践队还督促同学们每日进行中考体育训练打卡,致力于在学业素养、人文关怀、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为中考生提供帮助。以赤诚之心传递奉献之情,展现责任担当。
齐鲁交通学院各团队凝心聚力、躬行实践,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学院将继续聚焦实践育人,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强化为祖国和人民赤诚奉献的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奔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