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善思、笃行,不断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红色教育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12月21日,齐鲁交通学院举办书香齐鲁阅读大讲堂决赛。

比赛过程中,济南校区各个学院的参赛学生围绕重点阅读书籍分享阅读感悟。陈志铭在介绍《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时表示,该书籍可以概括为“置身百年变局中擘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深入浩瀚文脉中吮吸时代精神养分,站在世界版图前思考人类命运走向”。他还讲解了新时代青年学生要通过掌握科学的宣传方式,把握正确的宣传主调,做好新时代宣传工作。宋佳怡通过各年代人们对美食的态度,引出分享的书集——《燕食记》,讲述了主人公人生经历,展现岭南地区的美食文化,通过感悟美食在时光中传承、创新与融合的过程,理解华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惧苦难、奋而向上的精神,从美食中品味人生百味,收获内心平静。曹莉分享了《戴老师高能唐诗课》一书,用盛唐之音作为引入,描摹了一场大唐风光,既有初唐四杰的慷慨情怀,又有高适的侠义豪迈,还有王勃的豁达人生。袁心悦分享了自身与《毛泽东传》的三次相遇,从16岁初遇时的不解,到今年4月份再相遇时的“当你开始实践,并不断实践的时候,你就知道答案了”,再到最近理解了书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办法,她从中领悟了“阅读便是不断相遇”的感慨。刘权达通过节选《呐喊》中的精彩片段,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感悟和对国际形势的关怀。
孙婧译创新采用脱口秀的表现形式,展现了《长安的荔枝》的生动画面,她表示新时代青年即使面对“不可能”时,也要保持“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的魄力以及知需变通而不愿变通的知世俗而不世俗。贾艺芯从当今“内卷”的社会现状出发引出书籍《风流去》,讲述自己读书前后对于庄子的认识变化,从“老顽童”到特立独行、有目标的“乐天摆烂”。王桠雯推荐了《望江南》一书,该书写人、写茶、写时代,讲述了一个与想象完全不同的江南,展现了江南烟雨浸润中的中国人的选择、奋进,传递了江南的诗意和力量,诠释了中国人的情怀与品格。康琰从长征精神出发,分享了《苦难辉煌》一书,她表示,“正是金一南先生严谨著书的态度、严格按照时间线从人物入手的角度、塑造有血有肉人物的温度、不忽略历史细节的精度造就了这本书”。张钤以“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引出分享的书籍《钱七虎院士文集》,他讲述到,钱七虎院士生于乱世却刻苦奋进,为祖国排忧解难筑起地下钢铁长城,甘愿隐姓埋名十六年、为国家奉献一生,我们要立志以钱老为榜样,踔厉奋发,为交通强国事业添砖加瓦。

学校团委副书记翁祥栋,校友办副主任曹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韩笑晨,团委朱云龙,齐鲁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凯、团委书记王超担任评委本次大赛评委。韩笑晨在点评中从思想共鸣共振和交流表达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并鼓励青年学生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保持“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为新时代中国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届书香齐鲁活动共设置班级赛、个人赛、研究生读书交流大比拼等内容,此次阅读大讲堂共分为21天阅读打卡、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采用主题书籍推荐+个人兴趣自选相结合的方式。齐鲁交通学院“书香齐鲁”系列活动是学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于今年入选学校“一院一品”文化建设项目立项,该项目旨在通过增强青年学生使命感、责任感和面向未知未来探索创新的自觉性,激励青年学生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报国理念,把学习阅读成果转化为青年成长、发展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