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师生赴高青开展文化教学实践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9日 08:57 点击次数:

[本站讯]7月5日至7日,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师生一行14人赴高青开展“青雁还巢 筑梦高青”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依托山东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当地学校、社区及青年友好单位送去文化课程,并围绕乡村文化振兴、黄河战略开展主题调研和微课采风。高青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祥军,副县长顾丛丛,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璐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并为“和美课堂”“日新课堂”揭幕。

undefined

5日至6日,教学实践团六个课程组分赴高青县实验小学、千乘湖小学、长江路小学、中心路小学、芦湖街道芦湖社区、学府社区、高青县创业创新孵化园区,开展“华彩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美课堂”世界多彩文明交流互鉴、“日新课堂”教师文化教学等公益课程。

“华彩课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内核,致力于面向中外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课程和体验活动,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学子的距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育苗”。本次“华彩课堂”志愿服务队精选三个课程组,为当地学生和青年送去《妙境鼻观——冷凝香手作体验》《绒绽芳华——绒花技艺创新体验》《合和之缘——榫卯工艺之美》三堂主题文化课。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一起体验中式制香方法,了解绒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探讨榫卯工艺中蕴含的中式哲思,在具身学习中沉浸体悟和欣赏“中国美”。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和美课堂”世界多彩文明交流互鉴公益课程以有趣生动的课堂表现形式向中小学生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世界文明的多彩风姿。本期“和美课堂”世界多彩文明交流互鉴公益课程由国际教育学院蒙古籍、越南籍国际研究生担任课程主讲人,开设《蓝天之国人文风情鉴赏》《越南人文风情鉴赏》主题课程,介绍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建筑特点等,以她们在中国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以国际视野看待问题,体验世界的多样性,培育面向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积极心态,为培养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基蓄能。

undefined

“日新课堂”教师文化教学能力赋能公益课程通过给乡村学校老师授课,让乡村教师真正理解和掌握文化教学的理念方法,提升中小学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保证高质量课程的可持续输出。本期日新课堂邀请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赵跃开设《地域文化与传播》专题讲座,用淄博烧烤火出圈这一社会现象引题,把文化符号塑造传播、地域文化传承交融等专业前沿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为当地教师将高青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创新性指导,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undefined教学实践团还先后到黄河楼博物馆、国井酒文化博览园、安澜湾、蓑衣樊、纽澜地数字农业产业中心等进行主题微课调研与采风,感受高青深厚人文底蕴,调研高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设计创作“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参赛作品。

本期教学实践团是国际教育学院文化课堂公益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后的首次集体亮相。在前期“华彩课堂”公益课程的基础上,国际教育学院立足专业优势,聚焦“文化传承创新和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凝聚一批有深厚家国情怀、热心公益事业、文化教学能力过硬、文化“两创”潜力凸显、国际传播素养突出的青年力量,面向乡村青少年周期性开展文化公益课程,打造规模化、系统性、广辐射、深影响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将山东大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事业推进中探索凝结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和文化振兴,让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正能量,培养赓续中华文脉的文化“两创”青奇兵,服务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助力齐鲁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助推世界多彩文明交流互鉴。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马艳妮    摄影:李冰璐 徐文玉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胡潇月 刘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