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普工作走深走实,4月15日,数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来院交流指导工作,并为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作数学科普报告。山东大学副校长、数学学院院长吴臻主持活动。

在座谈交流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加强基础研究,提高高水平数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展开讨论。针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袁亚湘院士表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兴趣导向,投入优质师资进行指导,并提供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积极推进科教融合,践行协同育人。

在科普报告会上,袁亚湘院士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从“美”“真”“趣”“难”“慧”五个方面介绍了数学的特点,并向同学们展示了数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地位以及数学知识中蕴藏着的人生哲理,激发大家对数学的兴趣和关注。讲座结束后,袁亚湘院士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解答同学们对于计算机辅助证明、数学兴趣培养等方面的疑惑,鼓励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知识背后的逻辑,树立数学思想,探寻数学之美。
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数学会首届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伦敦数学会荣誉会员。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主要研究非线性最优化计算方法,在信赖域法、拟牛顿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子空间方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