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7日,在山东大学高速中心四楼会议室,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李术才为2013级城市地下空间系本科生举行了专业座谈会。
首先,作为地空领域的专家,李术才向同学们介绍了地空专业的基本情况,并向大家分析了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幅充满希望的前景蓝图。同时,针对大一新生的情况,他向同学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期望大家把眼界放开。李术才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谆谆教导,劝告同学抓住大学朝气蓬勃的四年,以做学问的态度,达到精神的富裕。他相信,如果同学们在大学打好了基础,日后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会上,李术才引经据典,用脍炙人口的故事将深奥的哲理讲的诙谐易懂。他用克林顿的实例,阐述了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的重要性。用泰山之喻,把学历的提升、学问的深化比作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三个层次,深入人心。虽然与同学生活在不同年代,他却很熟悉青年人的现代生活,会上以自己对电视连续剧《战地黄花》的独特感悟,号召同学继承发扬红军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地努力下去。作为一位长者,李术才还非常关心学生个人的成长,向大家道出了自己的经验之谈。他很在意同学之间的情谊,希望大家能珍惜大学宝贵的感情,相互团结、相互合作。他为同学讲述了自己当年做项目三天三夜未合眼的经历,告诫同学健康是科研之本,呼吁同学加强锻炼,切勿睡懒觉,为日后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他还提到,成功的必备素质也包括毅力和自信,并建议大家靠跑步训练毅力,敢于找老师沟通、和名家对话。一言一语,处处体现着他对同学们的关切期望。李术才最关心的还是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在思考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的问题时,他经常拿国内外大学生作比较,提出中国学生太绵羊化,号召同学在学术上要敢于反思、敢于挑战权威。为此,他常年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举措,不断推出“大学生讲堂”、“2+2”“3+1”培养模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眼界。他还保证,对于学生的需要,学院会给予全力的支持。院长的高瞻远瞩,为同学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力。
会议气氛轻松欢快,李术才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全无距离感。相信,在老师的一番指点下,同学们定会找准新的方向,为理想而全力拼搏。
据悉,李术才,196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1年调入山东大学工作,任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