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举办《孙昌熙文集》出版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8日 14:58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25日,由文学院主办的《孙昌熙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文学院终身教授曾繁仁、院长杜泽逊出席会议并致辞。

undefined

开幕式上,杜泽逊在致辞中表示,整理老一辈学者的著作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山大文学院效法先贤,组织整理老一辈文集18家,对于赓续文脉、发扬传统具有深远的意义。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充分阐发孙昌熙先生的学术思想内涵,为继承发扬孙昌熙先生的学术和精神提供更多的指导。曾繁仁在致辞中回忆了孙昌熙先生读书治学、教书育人的点滴过往,阐释了孙昌熙先生的学术精神和教育贡献。他表示,作为山大中文五十年代辉煌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孙昌熙先生在全国率先开创鲁迅研究课程,为构建崭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文学院教授张学军介绍了文集的整理与编纂情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文稿处理中心副主任徐琳琳表达了对文集出版和双方合作的祝愿。

在主题发言与自由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系统梳理了孙昌熙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等多领域的学术建树和文学创作的成果,尤其是其在鲁迅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对孙昌熙先生的学术品格和学术精神进行了全面总结。与会专家学者还通过品读书信、追叙往事、讲述生活细节等方式,思忆孙昌熙先生对后辈、学生的关心爱护和提携帮助,缅怀先生的厚德雅望与懿行嘉言,致敬先生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巨大心血和突出贡献。

会议最后,孙昌熙先生的女儿孙绮明女士代表亲属向参与《孙昌熙文集》出版工作的各位同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她表示,父亲自幼热爱文学,终身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辛勤耕耘,孜孜不倦,为高教事业奉献毕生年华。《孙昌熙文集》的出版,是对先生学术成果的最好总结,也是精神的流传。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的相关负责人、编辑记者等参加会议。

孙昌熙(1914-1998),山东安丘人。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1944年到云南大理,任华中大学中文系讲师。1946年赴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省鲁迅研究会会长。著有《怎样阅读<三国演义>》《鲁迅研究》(与刘泮溪、韩长经合著)《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鲁迅文艺思想新探》《鲁迅“小说史学”初探》等,主编有《文艺学新论》《杨振声选集》《<故事新编>试析》等,与田仲济合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史》。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英杰    摄影:陈文颖 赵加朋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马艺荣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