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30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综合楼召开深化中韩合作办学专题研讨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有关科室和系部负责人参加研讨,威海校区国际合作交流处高绍山作专题报告。研讨会由学院院长马晓乐主持。

会上,学院拓展办公室主任胡乃麟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对韩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情况,结合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纵深发展的新要求、新动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对外汉语教学部副主任尹彤迪介绍了学院对韩中文教学实践及其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梳理了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介绍了教学团队服务学校在韩合建孔子学院工作的特色。副院长杜文倩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介绍了学院推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综合改革措施。副院长王彦伟汇报了“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与韩方前期工作接洽与国际合作推进的情况,从学生联合培养、韩国本土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和标准化考试等方面提出面向目标群体开展教育合作的相关路径。
高绍山从中韩关系、地缘优势、山东大学对韩合作资源优势等方面提出对韩合作工作建议。他提出,要加强与韩国友好高校、韩国高中、中文培训机构等合作,针对不同群体开发针对性的课程以及语言和文化教材,提出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扩大招生宣传等相关建议。
徐希锋在发言中强调,做优做强面向韩国的中文教育教学合作和文化交流,是学院构建山大特色国际中文教育合作网络的开局之作,是学院国际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做好国际化创新发展,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三新一高”拓展工作。二要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框架下,着眼精准化、差异化、区域国别化,加强与教育部有关司局的合作,创新开展面向韩国的高端优质国际中文教育合作。三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通过与韩国高校合作,积极拓展中韩青年学生的双向流动。四要充分运用“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大学品牌优势”和“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地位”,以对韩合作交流推动学院服务学校、服务山东、服务社会能力。
马晓乐总结表示,在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学院举办深化对韩教育合作专题研讨会,意义重大。会议所达成的共识将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师资国际化和学生联合培养等拓展新平台,带来新气象。
中韩建交30周年,积极开展对韩教育交流合作,对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发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研讨和研判,与会人员增进了对韩国相关情况的全面了解,夯实了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与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