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历史文化学院焦家遗址考古队临时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30日 18:43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9日,历史文化学院焦家遗址考古队临时党支部在发掘工地现场举行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临时党支部师生党员及参与实习的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青年学子结合考古发掘和专业学习经历畅谈学习心得。

临时党支部书记唐仲明领学讲话内容,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精神,谈了学习体会。他表示,作为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重系统阐释中华古老文明的时代新义与当代价值,以重建中国古代文明为己任,努力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新格局。

带队教师武昊结合焦家遗址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作用谈到,作为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在充分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前提下,以焦家遗址为切入点,聚焦更广阔视域下的区域文明起源、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总体脉络,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力求串联生业考古—手工业考古—“早期中国”产生发展、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从田野考古到史前社会考古研究的方法体系和新路径,进而持续探究文明探源视角下的全方位、多视域的比较研究,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增砖添瓦。

2020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宋浦文结合自身科技考古科研学习情况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这是对科技考古工作的充分肯定。但如何将科技分析依据更好融入到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研究,如何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是接下来科技考古工作的重点,也是科技考古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2019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高妍、刘瀚檬结合探方发掘情况和专业学习情况表示,作为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争取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要增强历史使命感,立志让文物活起来,以身作则地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好考古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厚作用,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让民族的血脉在新时代青年人的心中流淌。

章丘焦家遗址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专业重要实习基地。近年来,在完成田野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逐步被纳入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下一步,由学院2019级考古文博专业部分同学组成的焦家遗址考古队,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不负期待,努力发掘,为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作出山大贡献。


【供稿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焦家遗址考古    作者:历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梁宇欣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