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举行“语言与文化调查课程建设”结项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3日 14:08 点击次数:

[本站讯]12月11日,文学院“语言与文化调查课程建设”结项交流会以网络会议的方式举行。本次交流会的目的是汇报教改项目“语言与文化调查课程建设”的成果、经验并与同行专家交流。

青岛大学王晓光副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张春华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张树铮教授、岳立静教授、张燕芬副教授,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刘倩副教授及山东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参加交流会。会议由文学院张燕芬副教授主持。

张燕芬介绍了项目的相关情况,包括选题背景、项目组成员、项目计划、实际执行情况、以及项目的成效。张燕芬表示,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调查规模大大缩小,有些调查内容无法开展,但项目取得的成效仍然是很明显的:从理论到实践,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研学结合,产出一批毕业论文和田野调查报告;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完善田野调查的教学制度,为建立新的本科教学实践课程做出了探索。她表示,田野调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有了实践类的课程,教师面对真实的语言调查环境,可以手把手地把相关的技能教给学生,这样的语言学学习更加便捷高效,也只有增加这样的实践课程,语言学的教学制度才能称得上完善。希望学校和学院能够从经济上支持这样的实践课程、形成制度并固定下来,这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学生代表于学莹讲述了自身参加田野调查的收获和体会。她表示,田野调查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也对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和论文有所帮助,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和几篇课程论文,都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第一次参与田野调查时,跟着老师和学姐记音,不光记得慢,还常常把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搞混。每天记完音就和学姐听着录音互相核对,导师也会时常检查记录材料,这样把原来的语言符号转化成可听可感的语音影像,多跑几次下来,才基本掌握了整个调查的流程,也掌握了论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总之,田野调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有了实践类的课程,这样的语言学学习更加高效、便捷。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对“语言与文化调查课程建设”项目在本科生实践课程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表示肯定,并发表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将田野调查课程建设为文学院特色课程;设立课程田野调查专项经费;调查材料数据化、成果化;关注语言本体外的其他文化形式;依托语言与文化资源,加强同课程思政主题教育的适配与衔接。


【供稿单位:文学院    作者:张哲    摄影:张哲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黄静 赵方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