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0日晚,由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会学术科创中心主办的“相聚七五电院,E路职引未来”第十八届“四季风”青年师生思想论坛在电力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特别邀请青年学者金朝阳,以及彭正良、朱希松、刘晓艺、彭博、银泽一、李先海、周颖健等七位本院优秀硕士毕业生。他们作为座谈嘉宾,以线上线下结合的访谈形式就同学们所面临的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思利、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宋济平出席本次论坛。论坛由学院研究生会学术与科创中心李书凯同学主持。



讲座的前半部分,金朝阳主要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科研的认识、职业相关规划、留学相关建议以及学习与生活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科研,金朝阳认为,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要有螺丝钉精神,鼓励同学们多看英文文献,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对于以后的就业,金朝阳分别列举了博士与硕士以后的职业方向,为同学们点明了方向;留学方面,金朝阳向同学们点明了留学的种种优势,如平台优势等;最后的学习与生活方面,金朝阳表示,人生如棋,棋如人生,科研亦复如是,并鼓励学生们活到老,学到老。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讲座的后半部分,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针对同学们较迷惑的问题进行解答。分别在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国网技术学院以及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就职的彭正良、朱希松、刘晓艺、李先海四位毕业生,向同学们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压力等。在谈到处于学校读研与工作之后的变化问题时,四位毕业生鼓励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多多向他人请教,摒弃“唯学历”论的想法,并希望同学们珍惜学生时代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机会。在提问环节里,四位毕业生又针对性格对于择业的影响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性格对择业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之后,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到现场的彭博、银泽一、周颖健三位毕业生也在线上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就职于南网的银泽一介绍了一些电网公司的面试经验;就职于国网山东建设公司的周颖健向同学们介绍了公司的大概情况,并提到了出差的实际问题;从业经验相对丰富,目前就职于阿里云-神龙计算平台的彭博向同学们介绍了他在择业时的心路历程,最终选择阿里云的原因,并简单地对各个互联网公司进行了比较。总结来说,就业选择多样,一切取决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实际考虑。
讲座最后,宋思利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体会与建议。一是任何一个工作或岗位都不轻松,选择任何一个行业或岗位,都要时刻努力;二是当今就业选择越来越多,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定要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要恐慌。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选择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宋思利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培养优秀习惯,绝不虚度年华,做一个丰富多彩有活力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