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23日,第六届全国高校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召开。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晓旻,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德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黄卫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开幕式上,桑晓旻在致辞中表示,在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全国法语专业专家学者齐聚山大,莅临指导,是山东大学法语系借鉴学习、开拓创新的良机,期待法语系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山东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优秀法语人才。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俊菊主持。
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近70所院校的院长、法语系主任及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报告、圆桌论坛、专题论坛等方式,围绕“守正固本、提质创新——‘十四五’时期法语专业的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共谋新文科背景下法语专业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曹德明和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李媛分别作主旨发言。曹德明从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八个层面入手,对“十四五”时期法语专业的新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李媛以“国际事务与中国实践”课程为例,兼顾理论与实践,生动展示了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实现、实施全过程。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主持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傅荣教授、刘云虹教授、北京大学杨国政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沈光临教授和武汉大学王战教授围绕“固本与创新”主题,就“十四五”时期法语专业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大家建议各法语院系根据系情、院情、校情特点制定发展计划,在充分认识本系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发展途径,同时注意平衡“固本”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圆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主持。
下午的专题论坛以三个分论坛形式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就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与法语专业学科建设以及新文科背景下法语专业发展的新思路等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次论坛还增设了示范课环节,苏州大学陆洵教授以《视听新法国》为例,展示了法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作为下届论坛的主办单位代表,陆洵教授热忱邀请各位法语届同仁在两年后共聚园林名城,共话法语专业发展未来。
闭幕式上,中山大学曾晓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叶剑如副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萨日娜副教授作为分论坛主持人代表,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三位专家表示,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难点、不同类型法语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模式和新文科建设的院系合作等问题上,大家的讨论尤为热烈,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新思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编辑胡怡纯介绍了本社的法语图书出版情况。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山东大学近几年法语教学的改革路径,获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认可。傅荣致闭幕词,他表示,本次高级论坛的召开,在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改革之际,为广大法语专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使大家得以在交流中分享经验、彼此借鉴、相互解惑、共同进步。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协办。
全国法语专业院长/系主任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先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举办五届,已成为全国法语专业负责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各地法语专业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