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6月15日下午2点,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第三届“青年说”毕业生学术分享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主题为“职海引航,博学多闻”,交流会邀请了2021届优秀毕业生鲍鹏、王纬纶、薛冰、周生远。院党委副书记宋思利、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宋济平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
宋济平在致辞中谈到,择业是大家求学路上躲不过去的一次选择,所有人都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明确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对于读博深造和就业走上工作岗位这两条路的选择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同时他表示,对于就业的同学来说,也要明确创新思维与稳定可靠的矛盾性,要认真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是非电力行业的厚积薄发还是电力系统的严谨与继承。

电力系统研究所鲍鹏向大家分享了论文写作与博士申请心得。他说到,论文写作包括研究本身与表达两部分,一个好的想法要通过好的表达才能形成一篇高水平论文,之后他用PPT详细地向在场同学介绍了一篇完整的文章的各部分,包括各部分需要用心程度、建议写作顺序以及各部分应该怎样书写等。他从“术”与“道”两方面谈了他的博士申请心得,包括考虑好研究方向、多途径了解意向导师、时刻关注名额动态以及强大自身是最关键的等等。最后,鲍鹏寄语在场的师弟师妹,要看到更好的风景就要做更多的准备。
可再生能源所王纬纶从前期准备、语言考试、联系导师、提交申请四方面向大家分享了留学经验。他通过自己申请国外读博的一系列时间节点详细地给在场同学介绍了语言考试的注意要点、备考雅思的经验、如何获取目标学校语言要求信息、如何获取导师信息与联系导师、如何提交申请等具体信息,让在场同学对于留学申请有了明确的认识。
继电保护研究所毕业生薛冰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主题分享了他的就业经验,分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临阵磨枪,又快又光”三部分,以江苏电网面试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就业时的注意事项。他说到,求职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注重内因与外因的双重作用,同时就简历制作、自我介绍以及问答的准备三部分与了解公司的六个途径来说明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最后他还说到了要在正式应聘前经历一次面试、信息共享、做二手准备等临阵磨枪的措施,在场同学受益匪浅。
电力系统研究所周生远向大家分享了职业发展方向与国网山东校招经验。在职业发展方向这一问题上,他通过图文详细介绍了电网、考公与事业编以及其他就业方向,国内、国外两种读博的去向。就国网山东校招经验,他告诉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进展合理安排备考时间,更要在考试时注意时间分配与答题技巧等,同时,他说到国网的面试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大家要处理好国网备考与科研的关系,在平时注意为自己积攒竞争力。

提问环节,四位优秀毕业生就在场同学提出的如何协调科研与备考的时间、论文摘要与结论的区别、择业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一一做出解释与回答。最后,宋思利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首先祝四位优秀毕业生前程远大,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同时,希望在场的同学能够像几位师兄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科研,做好课题,要有服务班级服务同学的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就业与深造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次“青年说”交流会为在校生与优秀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让毕业生分享在科研领域及找工作方面的经验等,来帮助在校生们建立科学的科研思维与方法,为大家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