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物理学院医学物理实验室主要面向趵突泉校区的医药、生物类学生开设物理实验课程,每年承担全校约1000余名本科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医学物理实验室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工”的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积极探索疫情新常态下实验教学新模式,借助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采取“腾讯会议实验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练习+居家DIY实验+返校衔接实验”等多样化教学形式,按照本学期原教学计划向趵突泉校区本科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工作,保障了基础实验课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教辅资料加强师生联系。疫情期间,为解决部分同学购买教材困难问题,学院迅速扫描电子版教材,与相关实验学习资料一并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学生,方便其阅读使用。由于医学物理实验室早期已将实验操作视频放在优酷网上公开播放,因此,开学之初就推送给学生观看学习。此外,为获得及时快速的联系,建立实验教学微信群,与所有同学时刻保持在线联系。

虚拟仿真平台保障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搞好实验教学工作,医学物理实验室盖志刚、刘凤芹、宋洪晓、王力海、刘建强等教师参加了多场全国线上实验、居家DIY实验、虚拟实验会议。各位老师通过发言和提问,与全国多数院校老师一起,积累了高校实验教学的经验并达成共识。医学物理实验室结合自身专业和实验室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方案:第一,充分利用即时交流平台,随时解答和处理教学问题,始终保持和学生在线联系。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优酷、山大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将现有的资源充分推送给学生,使学生多方面学习及掌握学习方法和物理实验知识,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能,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战胜疫情的信心。第三,利用科大奥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根据原有课表实际情况对相关实验项目进行了改进,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将课程内容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密切联系,面向学生全面开放相关医学物理实验项目8个,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进行实验练习;出于医学物理实验的特殊性,学院并未采用虚拟平台的成绩作为依据,而是基于学生返校后进行实际操作并形成实验报告为成绩评定依据。第四,充分利用中国科普网、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以开拓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学院、学校及全国各兄弟院校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和科学素质。

慕课辅助实验原理理解。为进一步适应和提高物理学院医学物理实验室在线教学能力,医学物理实验室的老师们开展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医学物理实验慕课的建设。各位老师首先通过查阅资料编写高质量适合专业的PPT,随后借助拍摄机构拍摄高清专业知识的讲解视频。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载视频,并设置相关章节测试题、作业、讨论答疑等。同时考虑到留学生的选课问题,将所有视频配备英文字幕,将课程大纲、课后作业、测试题、期末考试题目全部翻译成英文,实行双语显示。通过中英文医学物理实验慕课平台,学生根据老师的详细讲解,了解相关的物理和医学知识,熟悉相关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并进行相关操作的训练,为实验的预习、考核、复习、练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可随时进行学习,为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作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可以通过医学物理实验慕课平台回答测试题、参与讨论、参加考试,来获得客观的平时成绩,彰显其公平性。老师们努力把工作做好,利用课后和休息时间进行视频拍摄、上传资料、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问题。
领导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医学物理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实验中心、院办等为开展教学、复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医学物理实验室还准备了口罩、体温计等应急物资,并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已做好新学期的开课的准备工作。得益于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医学物理实验慕课于2020年9月7日开学时正式开课。
停课不停学,实验出新篇。线上教学的一系列调整,确保了医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如期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保障了返校后学生实验操作的专业性。慕课实验教学作为学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增强实验课程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