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创新人才培养如何破题?关注一流药学本科教育的山大答卷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2日 08:37 点击次数:

编者按:日前,山东大学开展了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50项优秀教学成果,涵盖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团队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全部经过长期积累、创新性强,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引导广大教职医务员工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特推出[教海撷英]系列报道,展示获奖教学成果的典型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持续深化改革,狠抓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践行山大特色一流药学本科教育

《一流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由刘新泳教授带领团队共同完成,获得2020年度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基于对现代药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紧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立足于专业“重素质、强基础、厚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实践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创新和实践。

成果以“面向实践、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实验室+实验中心+实践基地”、“基础专业训练+技能实操训练+综合实训”的教学思路,建立了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培养思路的“四个转向”,即转向培养一流本科人才、转向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转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转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人才培养的“四个对接”,即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相对接、与药学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相对接、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相对接。成果具有原创意义和引领意义,全面提高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了山东大学药学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

紧跟医药产业发展步伐,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全球新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各类药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药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探索、科研和技术开发等理论知识必须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才能深刻理解与应用。随着药学科学的发展,专业界限逐渐趋于模糊,学科的发展更需要基础扎实的全能型研究人才。成果主持人、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刘新泳教授一直非常重视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在学院前期“厚基础、强能力、个性化”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组织教学团队调研国内外药学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收集学生需求与反馈,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要求,在国内率先研究和实践了“1+2+1”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通识教育+2年专业基础教育+1年药学综合及实践教育”,将科研创新教育贯穿始终,四个教育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

药学专业“1+2+1”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贯穿始终。药学专业实行“导师一贯制”,一年级本科生选导师,进入实验室;二年级本科生100%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在国家级、校级项目基础上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三年级完成创新项目,持续创新;四年级开设药学综合实验,之后进入毕业专题研究,完成毕业论文,实现科研创新训练贯穿始终。

培养坚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成果以山东省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将学院所有科研平台均纳入实验教学资源平台,支持本科学生科研创新,面向本科生实行实验时间、场地、设备全方位开放,保证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实验的进行。此外,完善的医院、企业实践资源平台也为学生的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充分保证。

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发展。“导师一贯制”和“双导师”管理模式贯穿本科生培养全过程,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个体化关注,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牢固专业思想。在第四学年,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因材施教,对有意向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倾向于就业的学生,突出其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实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聚焦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推动一流药学专业建设

药学院一直致力于对学生普惠制、全覆盖、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深入到新药研制的各个环节,切实感受药学专业基础实验课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新药研发的基本概况和主要内容,提高适应能力。为此,在教指委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药学院强化实践教育、突出能力培养、推动协同创新、深化综合改革、实现引领发展。

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教材

打造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在张娜教授牵头组织协调下,团队对药学实验课进行了深入改革和大胆探索,构建并实施了全新的《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把根据学科分类设置的各门实验课程重组、交叉、融汇、整合,以创新教育为主线,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综合化、多层次”的药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形成了包含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课程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推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多样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课程档案,健全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课程分类分级管理,实现专项实验课题的专项实验室、专项实验技术人员分层管理配置。组织编撰了一套完整的适应一流专业建设理念的实验教材。

山东大学药学院生产实习座谈会

2019年度生产实习教学成果汇报会

探索完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药学院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设计以及多种形式的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通过与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联合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大平台,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践教学,学院目前拥有学生实践实习基地40个,其中校级基地10个。学院实行与实践教学单位定期沟通机制,每年度组织召开生产实习座谈会。实践教学单位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企业、医院、药检部门中层以上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教学兼职讲师,建立兼职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实行动态实践教学基地教师聘任周期,开放教师聘任流程,定期开展兼职教师培训,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各级讲课比赛活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评估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教与学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实践基地考核制度的建设,对挂牌实践基地进行适时量化考评。本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工作效果显著,获评山东大学实习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等,获得学生和实践教学单位的一致好评。

顶层引领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团队通过逐步优化顶层设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办出专业特色,培养一流药学创新人才。团队先后开展了“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药学本科人才‘三段式’培养标准化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开设药学综合大实验,建立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等教学改革内容的研究,深化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推动标准化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注重多环节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相结合;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与发展体系,构建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系统化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的质量监督与评价及反馈改进机制。2018年11月,药学专业顺利通过了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认证工作。2019年5月,药学专业获评山东大学优秀专业;2019年6月,药学专业完成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工作,同年获得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资格。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提升,示范辐射影响实力增强

本成果在国内率先形成了“1+2+1”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研创新教育贯穿本科生培养全过程。首创“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探索了一条利用科研资源和科研条件培养本科生的新路径,在山东省内和省外的多家学校进行了推广应用。


 
 

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

学生学术创新素养大幅提高。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中获奖励17项,其中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一等奖5项、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省级优秀学士论文3篇,发表学术论文21篇;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4项,本科生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累计150项,55.2%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

 
 

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

教师业务水平显著提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全部专业课程均融入思政教育元素,4门课程获山东大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9门课程分获山东大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二等奖、三等奖。教师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近三年,超过200人次参加了各级教师培训,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和交流约50人次;在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特等奖3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在院级讲课比赛中获奖45人次。

刘新泳教授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上推广成果经验

成果获得有效推广应用。团队对本成果开展大力推广,2018年,张娜教授在“全国药学院校教学学术研讨会”上作题为“聚焦学生学术素养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专题报告;2019年,刘新泳教授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大会专题报告中介绍药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与成就,获得了与会师生的广泛认可和肯定。目前,教学研究成果已有效辐射到省内及省外多家高校。

团队将继续建设“具有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的世界一流药学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药学拔尖人才为目标,为新医科建设要求背景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作出新贡献。


【供稿单位:本科生院 药学院    作者:杨晓玲 王海钠    摄影:资料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